2007年6月4日 星期一

2007-06-04 促銷戴晨志老師的好書



* 戴晨志老師的演講向來熱力四射,總是能吸引滿坑滿谷的讀者耹聽
每個成功的人,都曾經遭遇過失敗、挫折,
其他人往往只看到光鮮、亮眼的表象,而忽略了背後的付出與耕耘。

戴晨志,就是個勇於向命運挑戰的實例,
他以堅定而樂觀的態度面對人生中的困境,履仆履起,終於微笑邁向成功。

這裡提供幾則戴晨志的人生故事,從平凡走向燦爛的過程,希望在「看故事」之餘,也能鼓舞你的心。
http://www.readingtimes.com.tw/TimesHtml/authors/dai/about/grow.htm
* 人的斧頭,若鈍了,一直猛砍,又有什麼用?
人,若拼著老命,天天賣力用鈍斧頭砍柴、天天朝九晚五地例行工作,而沒有休息,也沒創意,則,會使自己的頭腦和身體搞得「又鈍又累」啊!即使,有時自己的斧頭磨利了,但也要放鬆自己,不必天天揮汗砍柴呀!

人,就算贏得了崇高的學術聲譽或國家獎章,卻賠上自己的生命,又有什麼用?放下吧!輕鬆一下吧!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地出國旅遊走走吧!

* 真的,「No,never too old!」

人只要有心、有計劃,勇敢地踏出自己的「框限」與「心牢」,睜大眼睛,用心來看看這美麗世界,則,我們的心,一定永遠「年輕、快樂」,也永遠「不老、不鈍」呀!
* 人要成功致富,就必須「改變心中的惡習」,也要「四處偷時間、學習別人的優點與長處」,才能夠讓自己一步步成長,邁向成功啊!
所以─
「愚笨的人錯失良機,平庸的人坐等時機;」
「聰明的人掌握機會,智慧的人創造機會!」
* 其實,人最大的傲慢,就是「自以為是」,或是用自己的價值標準來做絕對的判斷!人最大的偏見,就是將自己「不同」的看法,一概做「不對」的批判。

男女之間、親子之間、人際之間,最嚴重的傷害,不就是硬把對方的「不同」,說成是對方的「不對」,以致造成極大的衝突?

所以,我們的愛,若不能帶來「寬容與自由」,而只是帶來更多的傲慢、偏見和束縛」,則這樣的愛,會壓得令人無法呼吸呀!
* 真的,只要「真心投入,用心走過」,都是人生中的美好回憶!
即使身體殘障,無法行走,但,一個「抱持樂觀、用心付出、克服困境、達成目標」的人,都是「心靈的千萬富翁」呀!
因此,「積極投入」,就是天才,就有希望!「堅定信念」,就是強者,就能成功!
* 買樂透,「中獎由不得我」,但,有願景、有目標,「立志由得我」!
在我們人生的目標中,「是戰」、「非戰」,都要由自己來決定;而你我,也都要努力地開挖出自己的「人生金礦」呀!
* 我喜歡一句話:「給自己留退路,給他人留空間。」
長輩常說:「做人要外圓內方!」外圓,是指與他人的相處要「圓融、和氣」,也多替別人著想─「給人方便、給人歡喜」。而內方,則是內心要有原則,剛正不阿,而且,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愛和寬恕」,可以創造奇蹟!「咄咄的嚴懲」,是重重的打擊和毀滅,它,必會招來怨恨與對立!
* 在成功時,我們不驕傲,因為,「不要讓成功模糊我們的視野」;同時,也「不要讓失敗頓挫我們的信心!」

在失業時,我們不失意;在失意時,我們不失志!

因為,有時我們雖有挫折,但「不是輸了」,只是「沒有贏」而已!
* 人有時候是「上帝的慈容」,但,相由心轉,若不努力、不思正途、為非作歹,就可能變成「兇惡、猙獰的撒旦模樣」!
* 其實,人生的「起跑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選擇哪條路」和「如何跑」?
要跑得快?跑得慢?還是停滯不跑?有些人無所事事、或虛度光陰、不知長進,這不就是停在原點,停滯不前嗎?可是,人總是要盡心盡力的「跑一段上坡路」啊!總要用冒險心來「為自己打拼」啊!
* 在黑暗中,人是軟弱、恐懼的!但,有人卻勇敢地說:「I have nothing to lose!」
是的,沒有什麼好可怕的、也沒有什麼好輸的,只要鎮定自己、站穩腳步,人就可以迎接挑戰!因為─「人只要沉穩,就會平穩」呀!
*************
2006戴晨志博士重量級勵志新作
在人生道路上,支持你不斷挑戰、突破的100個信念!
造夢人的奮鬥故事,為你儲備迎向光榮勝利的超能量!

成功就是──「慾望+行動+堅持」。
在人生道路上,要不斷地挑戰、突破、進攻,才能成為光榮勝利的贏家!

你知道湯姆‧克魯斯也曾經在電影裡演過縱火犯,還被片商嫌棄「皮膚太黑」、「不夠英俊」,而被拒於門外嗎?罹患小兒麻痺的腦科醫師陳建民,是如何發揮毅力與志氣,念完哈佛醫學院,推著輪椅跑完「南極馬拉松」?六十歲的蘇老太太,又是如何懷抱夢想希望,努力要考上中醫師執照?

本書是暢銷作家戴晨志2006年全新作品,戴老師藉由對生活週遭人事物的細微觀察,以及各領域成功人物的奮鬥故事,與讀者共同分享打造成功人生的心靈秘訣和提升處世EQ的務實策略,鼓勵每個人認真彩繪自己的生命天空,為自己戴上幸福的冠冕。

【成功的100個信念】精華摘錄

◎ 「勇於改變、正向思考、控制情緒」,就能絕處逢生、走出人生谷底!
◎ 自己的能力和實力,才是最佳的「寶藏」和「保障」!
◎ 唯有再努力、再進修,才能建立寬闊的視野與深度,讓生命更加光彩!
◎ 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們都能用「百分之一百」的力量去實踐!
http://www.readingtimes.com.tw/ReadingTimes/ProductPage.aspx?gp=productdetail&cid=mcai(SellItems)&id=CL0026

戴晨志資料整理高手

十年前,戴晨志辭去世新大學口語傳播系教職,準備專心寫作。<說話高手>(時報文化)連續兩年在暢銷書排行榜上逆轉了戴晨志的人生,這和他一直以來規劃也徹底執行的出國念書、拿博士學位,再回台灣教書相去甚遠,但「說話」正是一個新興議題,一門顯學,讀者大眾卻只有翻譯書可以看,而翻譯書中所舉多是遙遠的例子,口語傳播學者戴晨志自覺可以在這個領域發揮,但又極不想在學術研究與「為大眾寫作」之間搖搖擺擺,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我只能專心做一件事」。

羅斯福路的這間辦公室就是當時戴晨志為自己找到的棲身之地。說是辦公室,其實比較像豪華一點的個人工作室,只偶爾會有工讀生來剪報和打字,其它的事情戴晨志都親力親為,打電話過去,沒有經紀人的他總是親自接聽,每一張傳真也都親自回。

熟悉他一系列作品的人都知道,為了讓讀者能瞬間吸收,當下產生激勵作用,他的文章一定會先講個小故事、小笑話,或一則小新聞,以此為引言,再導出一個觀念,這樣的寫作模式需要不能重覆使用的大量故事和笑話,戴晨志是怎麼做到的?


答案在佔據一整面牆的檔案夾裡。

戴晨志每天閱讀三份報紙和各類型的雜誌,從主流的<商業周刊>到一些企業刊物、公司內部通訊如<佳音>、<展望>、<嘉基院訊>、<聖心教養院>、<花蓮善牧>……每一本雜誌都代表戴晨志的一份捐贈,但他也從這些非主流刊物中讀到許多不為人知的感人小故事。

大書桌上剛好攤著幾頁<商業周刊>不久前的封面故事「越寫越聰明」,戴晨志把它撕下來準備放到「作文」檔案夾。


十多年的累積,並且伴隨寫作領域的擴大,從說話、溝通、EQ、幽默、成功到親子、兩性,戴晨志書架上的剪報檔案越來越多,分類也精細到達數百種之多,第一排掃過去是「笑話」、「幽默」、「文化/文化傳播」、「電影」、「好習慣」、「職場」、「名人」、「小人物」、「老人、兒童」、「口才」、「旅遊」、「分手」、「作文」、「創意」、「自信」、「成功」、「大哥大」、「財富」、「誘惑」、「寬恕」、「快樂」、「死亡」、「風水」、「迷信」、「心靈」、「新觀念」……每一個類別代表一篇可以發展的文章,要寫作時,戴晨志就抽出與主題相關的剪報資料攤在桌上,思索著如何運用它們,編織出一篇動人的文章。「因為我沒有小說家的想像力,寫作憑靠的都是身邊的故事、真實的故事」。


也不一定所有的檔案都用得上,戴晨志取出「圖片」,裡面夾放各種有意思的圖片如建築、動物、風景,看起來和他的寫作真的一點關係也沒有。

剪報資料用過即棄,所以必須不斷的補充新資料,開發新的類別,對戴晨志來說,這幾百個使用「戴氏分類法」生產出來的檔案夾正是他十多年累積的智慧財產。

但戴晨志不上 Google 搜尋。理由一,有幾次去搜尋,發現網路上傳來傳去的許多都是他的東西,有時候還有很白目的人把戴晨志的文章傳給戴晨志本尊;理由二,網路上的東西太大眾,太人盡皆知了,他希望蒐輯的卻是不為人知,或者是微不足道到被忽略的小故事。

不上網,事實上戴晨志也不用電腦寫作,應該說,他以自己習慣的方式寫作,也不覺得有必要改變習慣。電腦即速度即效率,對戴晨志來說,速度一點都不重要,他可以自己決定寫作的時間,也自己決定出書的時程──基本上一年三本書,因為「總是會寫到掉眼淚」,寫作時書桌上經常攤著一堆揉成一團的衛生紙,戴晨志無法想像自己一邊敲著鍵盤一邊掉眼淚的情景,缺少紙與筆伴隨的眼淚,就像落在水泥地上被踩爛的花朵。


但如果推想戴晨志是一個浪漫的人,那就不對了,有一點可以證明:他不看小說。辦公室的書架上,成功、溝通、兩性、婚姻、職場、激勵、心靈、親子……這幾個類別大致就是戴晨志的閱讀範疇,他想不起有哪一本書特別影響了他,「一個人應該是受他所有讀過的書的影響,而不是某一本書」。

但如果斷然裁定戴晨志是一個不浪漫的人,那也誤會了,在演講台上,他是熱情奔放,讓人哭也讓人笑的發光體。安靜不會搞笑,甚至於有一點森嚴,一點拘僅,戴晨志承認自己私底下是這樣的人,但是一上了台,借用一位被戴晨志嚇過的新聞局官員的說法:「簡直判若兩人」,不但判若兩人,而且控制精準,要人哄堂大笑則哄堂大笑,要人感動落淚則感動落淚。

一年一百多場演講,台下坐著業務員、軍人、老師、家長、學生、美髮師、禮儀師、公務員、扶輪社……人數少則幾百多則上千,最盛大的一次在馬來西亞,七千人。戴晨志希望七千個人都能帶著感動回家,希望每一個人都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生存的方式,同時得到生命的啟發。

對戴晨志來說,2007 年將是一個新的開始,他在時報文化的書銷量總共累積到三百萬冊,意味著過去十年來有三百萬人次受到他的鼓舞與激勵,包括網球小將詹詠然。為大眾而讀、為大眾而寫、為大眾而講,戴晨志繼續前進,從來沒有一天後悔他十年前放棄學術,走向大眾。
好書共讀
http://www.readingtimes.com.tw/TimesHtml/authors/dai/books/books.htm
戴晨志,民國 48 年,生於台灣花蓮,成長於台南、嘉義、雲林、台中、台北等地。

學歷:

國立藝專廣播電視科畢業
美國威斯康辛州馬凱大學廣播電視碩士
美國奧瑞崗大學口語傳播博士
(Dept. of Speech Communication)

經歷:
世新大學口語傳播系創系主任
華視新聞部記者、編譯
「華視新聞雜誌」執行製作
藝專、世新、空大兼任講師

現任:
自由作家

相關報導:
戴晨志--為大眾讀、為大眾寫、為大眾講 ▼ new !
戴戴老師簽名、演說精彩照片回顧! ▼
紮紮實實,好書不寂寞! 

紮紮實實,好書不寂寞!文/.林謙益

他常搭飛機到台東、花蓮等地訪視許多小人物,
寫出一篇篇報導,感動自己,也感動讀者。


在一個原本是專科畢業的學生,但不滿足於現狀,硬著頭皮向父母親借錢出國深造,唸完碩士之後,回國考上華視記者。

不久,又認為自己所學仍有所不足,再出國修完博士回國,當上大學系主任,4 年的系主任生涯之後,覺得應該寫書教育更廣大的群眾,因此 4 年前辭退了人人稱羨的系主任身份,當個專職作家。

目前出版共達 12 本著作,名列金石堂年度十大暢銷作家之一,他的故事,令許多讀者所關心。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這位作家人物為──戴晨志博士。

專職寫作,紮紮實實的人生

戴晨志每個人生階段都令人稱羨,到底他個人是否有一套人生規劃,才會一次又一次突破現狀,向不可能的任務挑戰。

「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哪有甚麼生涯規劃,生涯本來就不可能有規劃。很多的際遇,非自己所能控制的,只要把人生每個階段準備好,做得紮紮實實,總有一天必能出人頭地;萬事不用靠別人,而是要靠自己。」戴晨志談到他的人生哲學。

戴晨志說,以往他也沒有想到會把記者工作辭掉,到國外念博士學位;唸完博士學位,也沒有想到回國會當大學系主任,當了系主任之後,也沒有想到會寫作,寫作之後,也沒有想到書會賣很好。

之後更沒想到會把系主任辭掉,當個專職作家。

他認為,一路走來自己的基礎都打得很紮實,「學生時代就很喜歡寫些東西,到處蒐集資料,文筆與敏銳度也就練出來。」

把世新大學口傳系系主任的工作交棒給下一任之後,他暫時就沒再教書,「其實寫書也是一種教育,而且讀者可以遍及海內外,影響層面更廣。」目前,新加坡、大陸各地都有戴晨志著作簡體版本,幾乎所有的華人都可看到他的作品。

「人不能樣樣都要,演講、寫作、教書,還要上電視、廣播、參加一堆座談會。」戴晨志說,讀者若分析許多成名作家可發現,他們通常都是專職的,或許有些人寫了一些時效性的題材一炮而紅,「但暢銷不一定長銷。」

這就是戴晨志專職寫作的原因,只有專職寫作,文章品質才能精益求精。

發掘小人物,激勵自己也感動讀者

讀者一定非常好奇,到底戴博士有何秘訣,才能寫出一本又一本令人開懷大笑而又實用的好書,如《你是說話高手嗎?》、《你是幽默高手嗎?》、《男女溝通高手》;或是令人感動熱淚的書,如《激勵高手 1、2》、《戴晨志溫馨說故事》等。

戴晨志說:「其實我看的報紙、電視跟大家都是一樣的,但是否有敏銳度,知道哪些元素可以化成文字感動人,讓大家會心一笑,笑裡藏『道』。有哪些故事、新聞,經過消化之後,內化成為很好的題材,這就必須靠自己的觀察,加上平時收集很多資料。」

「有心與沒心的差別,也就在此。加上這是自己的工作,因此也必須花許多時間觀察、紀錄與學習。」

他表示,其實也沒有人教他如何寫作、出書,完全是自己學來的,他只是看了許多古今中外的書籍,轉化為大家可以接受的題材與內容。

戴晨志前幾天去看一位空大畢業的學生,他腦性麻痺、講話很吃力,「我是找了好久才找到他,其實台灣不是很大,只要有心就可以找到他們。」

戴晨志表示,他常搭飛機到台東、花蓮等地去發掘許多小人物,「其實台灣有很多小故事、小人物都令人感動,他們的生命很坎坷、一路走來很挫折,值得專程去看他們。」

戴晨志說,藉此可以寫出一篇又一篇不錯的報導,對自己也有頗大的激勵與啟示。所寫的故事要先能感動自己,才能感動讀者。

好書不寂寞,獲普遍大眾青睞

到底有何訣竅,作品才能夠叫好又叫座。

戴晨志說:「自古成功靠強迫、勉強。」在很累的時候,還是下筆、寫稿,做很多的紀錄。現今大部分人都住在很舒適的地方,生活沒有壓力,反而成不了大事。

戴晨志分析原因認為,他寫的東西都是每個人需要的,如每個人都需要幽默、溝通、EQ、激勵,都很大眾化,「而且希望我寫的東西都很實用,不是風花雪月的羅曼史、或遙不可及的事情,不能看完之後不知如何使用。」

因此,戴博士所寫的每篇文章後面,都有實用的概念、作法或啟發。使讀者看完這本書之後,過了三、五年還都能使用。

值得賀喜的是,戴博士著作的《激勵高手》,不但獲得文建會「好書大家讀」文學綜合好書推薦獎,日前又獲得台北市長馬英九的青睞,獲選為「市長獎」,市政府贈送每位台北市應屆畢業的高中、高職畢業生,都獲得一本「激勵高手」,以激勵他們往前衝,勇敢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

可見戴晨志的著作,不但獲得廣大讀者的喜好,並得到政府相關部門長官的認同,「好書果然不寂寞」!


肯吃苦,苦半輩子;怕吃苦,苦一輩子! ▼

戴晨志專訪--
肯吃苦,苦半輩子;怕吃苦,苦一輩子!文/.黃念謹


國立藝專廣播電視科畢業的戴晨志,在上進心的驅使下,在美國的威斯康辛州馬凱大學拿到廣播電視的碩士學位,不僅如此,他更進而取得了美國奧瑞崗大學口語傳播的博士文憑。一路走來,從華視新聞部記者、編譯,到華視新聞雜誌的執行製作,藝專、世新、空大的講師,世新大學口傳系的創系主任,到現在選擇做一位自由作家。他秉持著的就是一個原則︰寧可辛苦一陣子,也不要辛苦一輩子。

在求學的歷程中,戴晨志本身並沒有擬定生涯規劃,只是清楚自己的能力,在機遇的臨門下去做合適自己的工作,他認為生涯規劃是很荒謬的事情。「一個人走到哪裡,很難說按照你原先的計畫來走。例如今年的總統大選,政黨輪替是選舉前大家都始料未及的事,又談何要這些原本的政務官去未雨綢繆呢?」像他從事寫作,他自己也從不知道自己有一天的職業會是自由作家;當電視記者或系主任,這些也都不是他當初就為自己安排好的方向,只能說自己有什麼樣的專長、什麼樣的能力、興趣,不斷的去促使它發揮,當機會降臨時,就能促使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轉折;與其要規劃自己的生涯,那倒不如去珍惜機遇,在當下的職場上充實自己,讓自己的一技之長更加成熟。在選擇跑道時,其實還是會有一些依據可循的。

戴晨志之所以會成為一個專職作家就其來有自。他自己從小便喜歡寫寫文章,隨著年齡的成長,必須在聯考制度上為未來的自己選擇出入時,他問自己︰「做哪些工作最不排斥?」像寫作,他可以寫到很晚,甚至是天亮,只要有個目標、有個期許,他就會將它做完,他堅定的說︰「如果自己很痛恨它,我就不會寫了。」自己的能力是隨著年紀慢慢顯現的,不論是在從課業上或社團中,靠著這些興趣的培養、鑽研,依舊能發展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在清楚自己的能力、興趣後,接著就必須要“盡職”。他說︰「用心投入,盡力做好每個階段該做的工作。如阿扁所說得︰做什麼像什麼。」戴晨志對自己在任何領域上的用心可以說是問心無愧,但當自己覺得可以捨下一些東西時,對那工作他也能毫不留念的離開,例如他在離開華視的記者職位時,並沒有選擇留職停薪,因為他不想讓自己有退路可走,為的就是要讓自己破釜沈舟的往目標邁進。所以,把握每一段時間,盡心盡力的去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才是處在交叉路口時該秉持的原則,如此下一階段必然不愁沒有良好的發展,這也就讓自己不被情勢所逼的非要這個老闆不可了。不要讓自己被機會選擇,而是要去選擇機會。

當完兵之後的他會選擇進修一途,是因為不喜歡自己平平淡淡、庸庸碌碌的過一生。「看往後的五年、十年,你到底要做什麼?一輩子你想要如何渡過?有些同學可能過了十年後,依舊在擺地攤、或在櫃台裡當個櫃台小姐。看到他們的原地踏步,我不禁捫心自問︰這是我要過的生活嗎?」很多朋友為了眼前的利益會屈就於一份沒有遠景的工作,這在他的人生價值觀中是不能認同的;人生是個投資,我們要讓自己投資在自我期許的未來方向上,如果他當初沒有進修,就不可能會在學校當系主任、就不可能會有機會寫作,學歷加強了他的說服力和可信度,他的專業背景也是這樣訓練出來的。

到美國唸書戴晨志除了擴展了自己的視野、接觸到各式各樣的人以外,他還得到了應付現實社會的工具──學位。到學校教書是一定要有相當的學位才可以的,就如他以前念三專的時候,規定是不能考電視記者的,當時的限制是一定要大學畢業才可以就考,所以學歷其實是很重要的;學歷不只是在工作上,甚至是男女交往時也很重要,男女雙方如果學歷不相當、知識程度不一樣,那麼雙方在溝通上就會產生很大的問題,且不能相互成長。

他在國外求學時,還得到了一個體認,那就是要「主動」。主動,對戴晨志來說儼然成為在任何職場上或目標追求上事半功倍的得力助手。在學習時,學生要主動去請教老師或助教,有上百個國家的學生在美國唸書,外國人在國外如果自己不主動、積極,那麼誰也不會可憐你。他在攻讀博士學位時,就常會去指導教授的辦公室陪老師聊天、再陪老師走去教室上課,放學時陪老師走路回家,當時就讓他的老師產生很深刻的印象。現在就他接觸的一些學生來講,教完一學期他根本不認識誰是誰,下了課,沒有人來跟他講話、請教,一下子的時間,學生就成鳥獸散狀態,這是很讓他難過的現象。他感嘆的說︰「有朋友會問我︰『小戴,你有沒有什麼學生可以推薦的啊?』我都只能說︰『對不起,我想不起來。我想不起來有幾個好的、印象深刻的同學。』主動的精神在求學的過程中實在是很重要,今天你能請教別人,明天你就能勝過別人。」

戴晨志出過很多書籍,不論是談幽默、風趣、快樂、勵志、EQ,或男女溝通等人際關係上的種種課題,都涵蓋在他的個人作品中;他寫書的目的,是因為這類型的題材可以讓每個人都很受用。這些書的題材選擇最主要是以每個人都會牽涉到的、與生活習習相關的,且永遠不滅的話題等大眾化的導向,例如︰只要有人,就會談到的男女溝通、EQ 智慧和說話的藝術;就像他和太太之間的相處一樣,從情侶到夫妻,男女溝通的課題一直為他們所重視,寫這類型的書,不僅讓他與太太的感情更加的和睦,且讓他自己在雙方想處上能更加的小心和謹慎;畢竟,書籍的內容是與讀者分享的,但人很難做到十全十美,人都有脾氣、有情緒,但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書籍的內容會適時的提醒自己不要生氣、要尊重。談感情的時候是沒有對與錯的,化解當時的不愉快是最迫切的,而這學問就在於要有「同理心」。教學能相長,同樣的寫文章也促使了他自己成長。

戴晨志,一個非中文系科班背景出身的他,結合自己的專業領域、興趣和能力,主動花時間去觀察社會事件、聆聽學生的遭遇和閱讀報章雜誌,收集起來成為他寫作的資料。他什麼題材都收集,收集不見得具有立即性的效益,但這就是一種資產,有一天就會有功用。他希望自己的書籍對社會大眾來講也能成為一種無形的資產。

而他在各縣市的文化中心、婦女單位、企業界,甚至馬來西亞、中國大陸的演講,也同樣的具有這樣的期許。讓自己的資產累積愈多,也就代表能掌握機遇的本錢愈雄厚,那麼人們也就更能肆無忌憚的去追求自己的目標。但前提必須要是「肯吃苦」。

~原文 89 年 7 月 18 日刊載於自立晚報


戴晨志、相關剪報!
 ▼

****************************************


探索錯覺的神秘「視」界—
2007杜鵑花節錯覺展3月17日起於總圖展出

http://www.ntu.edu.tw/chinese2007/spotlight/spotlight.htm